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,没有产业的支撑,乡村发展就是空中楼阁,就如同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的问题,做好“四则运算”,着力强化乡村产业支撑,打造乡村产业经济高地,构建乡村产业带动引擎,培育发展具有市场价竞争力的主导产业,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,真正实现“产业兴旺”。
要善于做“加法”,大力招商引资。乡村的发展,产业的兴旺,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撑。长期以来,乡村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性投资为主,大多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,而在产业项目上则是屈指可数。现在,大力推进乡村振兴,就是要围绕乡村产业做文章,以政府投资为主导,大力引进社会闲散资本注入,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扶持。同时,社会资本的投入,不仅将对乡村带来资金支持,还会带来更多先进技术、管理理念、营销方法等,这正是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所必须的。
要善于做“减法”,推动业态转型。过去,乡村的发展方式比较粗放,分布着大量的小作坊、小规模工业企业等零散制造业,以及以农家乐、果园等为主的融合服务业,不仅经济体量偏小,发展形态也不够成熟,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,许多小作坊、小企业都走的是高污染的路线,由于体量规模小,不重视配套污水净化、空气净化等设施,长期累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。推动乡村振兴,必须着力转变这种粗放型的业态,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变革,建立起质量标准体系,推动乡村产业走绿色发展路线。
要善于做“乘法”,力推产业融合。产业融合是未来发展的方向,所谓“跨界经济”就是产业融合的表现形式。乡村振兴需要强大的产业基础作为支撑,但是乡村的发展实际和现实问题,决定了乡村产业发展难以实现这一目标,只有走产业融合的道路,才能推动各大产业相互支撑、共同发展、一体壮大。就目前乡村的主要产业而言,关键是要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业的深度融合,大力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休闲产业、“互联网+”现代农业等农村新兴产业,提高产业附加值。
要善于做“除法”,优化市场环境。乡村产业的发展,需要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。市场经济条件下,行政手段的干预虽然不能成为主导,但是也必有积极作为、有所行动。要充分看到,乡村产业发展在推进到一定阶段后,将逐步面临产业政策方面的瓶颈障碍。从全国乡村来看,许多地方产业发展随意化,市场监管力度不大,行业标准难以得到实现,企业义务没有尽到,尤其是在民宿的消防、特种行业监管等方面,都还存在大量的要求没有落到实处。为此,必须持续优化市场环境,推动乡村生产经营主体切实履行义务,努力营造良性的产业发展环境。(廖丽)(来源:来源:中新网)
[
责编:王宏泽
]